近日,国家安全部公开了关于稀土走私案件的一些重要细节,揭示了此次重大突破的背景和过程。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而某些国家由于自身无法提纯稀土,便通过各种手段窃取中国的稀土资源。对于这些行为,国安部并未直接点名,但其中的暗示已十分明确,大家不难猜到究竟是哪几个国家在背后搞鬼。许多人或许会疑惑,为什么这些稀土走私的漏洞一直无法彻底堵住?原因在于其中的复杂性和执行的难度,远非想象中的简单。
国安部明确指出,防范稀土走私,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两类人群:一是外部间谍、情报机构的渗透,二是那些潜伏在稀土产业链中的“内鬼”。外部间谍和情报机构的运作模式早已众所周知,其组织结构和渗透手段自然复杂,这对中国来说,是一场艰苦的战斗。而更为棘手的,是那些看似“自己人”的内鬼。正如俗话所说:“日防夜防,家贼难防。”这些内鬼的手段往往极其隐蔽,抓捕难度巨大,但一旦成功,往往能够从源头上切断稀土走私的多个环节和链条。
为什么说抓内鬼这么重要呢?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。首先,虚假申报是一种常见的走私手段。内鬼会把走私的稀土原料,或初步加工的产品,故意申报成其他常规商品。比如将稀土氧化物伪装成铁矿氧化物,将稀土金属锭做成锌矿精炼物,这些虚假申报手段,外观上与正常商品难以区分,常规检测也很难发现问题。有些内鬼甚至更为狡猾,将稀土溶液装入饮料瓶,按饮料类商品申报出口,或者将稀土粉末烧制成瓷砖,按陶瓷制品出口。可见,走私者的方式千变万化,要做到全面排查,确实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。
展开剩余60%其次,有些内鬼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偷偷将稀土运出境。比如,他们会与仓库管理人员勾结,将稀土藏匿在集装箱的夹层里,甚至借助机械公司,偷偷把稀土塞进机器的暗格中。此外,内鬼们还会想出各种各样的伪装手段:有些将稀土假装成服装店的塑料模特,通过服装渠道走私出口;甚至有些人为了偷运稀土,采用“蚂蚁搬家”式的手段,个人行李里藏几斤稀土,悄悄带出境外。
第三,从第三国转口也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。美国曾公开披露,泰国、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是其偷取中国稀土的重要中转站。美国的操作手法往往简单而有效,关键还是得有中国的企业作为“内鬼”提供帮助。例如,一家中国公司可能会先在泰国注册一个子公司,这家泰国子公司通过“中企血统”以正常的程序向美国申报稀土份额。一旦获得稀土,这些稀土会被重新包装,贴上“泰国产品”的标签,从而绕过中国的监管,流入美国市场。广西某金属化工公司旗下的泰国子公司,便在半年内向美国输送了3366吨锑产品,其中大部分都流入了美国的军工业生产链。
无论是虚假申报、偷运还是转口,这些手段都无法单靠境外间谍机构完成。所有的走私操作,都离不开内鬼的暗中配合与掩护。这也正是为什么抓捕内鬼如此关键。一旦内鬼被一一抓获,外部的间谍组织再怎么渗透,也只能束手无策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大规模打击稀土走私链条中的内鬼,主管部门能全面掌握走私手段,甚至提前预判走私方式,切断了走私的根源。
事实上,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如此急躁,不仅仅是因为无法直接获取稀土资源,更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。如果中国加强稀土管控,西方国家的稀土产业链必定受到重创,影响将十分深远。对于西方国家来说,想要打破这种局面,最直接的方式是与中国开展技术合作,而非通过盗取资源。这些合作可以包括光刻机、先进芯片等高端制造技术的交流合作,一旦中国突破这些领域的技术瓶颈,西方的依赖就会变得更加不可逆转,他们就再也无法通过“偷窃”来应对中国的技术竞争。
所以,西方越是焦虑,我们越不能放松对稀土走私的打击力度,必须继续严密监管,并通过各类手段切断这些走私渠道。这场斗争,关乎国家利益,关乎未来的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